文 | 金融街老李
汽车企业的市值管理从来没有超预期,只有 " 炒预期 "。
市值管理对汽车行业的朋友们来说是个新词,如果没有去年特斯拉的二次主升曲线,没有新势力三强年底的市值爆发,很多朋友可能也不会关注公司市值。对车企从业者来说,从 2020 年开始,市值管理应该成为汽车行业管理层和营销层必备技能,原因很简单,中外各领域博弈的本质是金融博弈,做多中国的本质是做强企业,做强金融。
汽车企业只有做好基本面,把市值搞上去,才能源源不断的募集资金,保持公司在市场的关注度,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的健康发展。据老李了解,一些国有企业已经将市值管理列为公司高层的 KPI,车企不仅要 To C(customer- 用户),还要 To C(capital- 资本)。
今天老李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公司市值是怎么变化的?资本市场是怎么研究公司的?公司的管理者和营销者,如何做市值管理?
看懂市值变化才能学会买股票?
市值管理这个词不是老李创造的,不是行业约定俗成的,而是学术名词,如同汽车行业的 CAE(计算机辅助工程)等专业名词,市值管理是金融行业的学术名词。不同的专家,不同的书本中对市值管理的解释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市值管理就是上市公司通过合规的方式和手段,实现公司业绩和股价满足股东要求的一种战略管理行为。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业绩,一个是股价。汽车行业过去是只看业绩,不看股价,因为股价不在 KPI 考核中,现在不同了:只有业绩,没有股价,对公司管理者来说是失败的;只有股价,没有业绩,对公司管理者来说更是失败的。
最近老李和大家一起讨论,说国内汽车企业的高层市值管理能力还是差很多的,尽管过去两年 A 股是结构性牛市,汽车行业也是黄金赛道,但由于不同车企市值管理能力差别较大,导致不少汽车企业的估值与业绩出现了背离,有的上市公司在行业聚光灯下大放异彩,融资轻而易举,股价翻倍增长;有的上市公司股价不涨反跌,融资困难重重,无人理睬。
关于市值管理,书本上有非常多的方法论,但并不实用,如果用书本的解释作为投资参考,一定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正如汽车行业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运作方式,市值管理也有一套运作方式,老李和大家一起聊聊,市值管理的风向标之一——股价是怎么变动的。
总的来说,二级市场上买入的资金多,公司的股价便会上涨,二级市场买入的资金少,公司股价便会下跌。一般来说,二级市场的资金大概分为以下几类:北上资金、内地公募、内地私募、牛散和小散。前四者能在短期内(3 个交易日)影响股价,能在中长期(1-3 个月)影响股价的是前两者。
在北上资金和内地公募中,北上资金被大家誉为 " 最聪明的资金 ",由于是外资,国内卖方并不能左右它们的决策。公募基金是能被研究员影响的,也就是我们在支付宝等众多平台购买的基金,这些基金盘子很大,动辄几十甚至上百亿的规模,其买入卖出能在中长期影响标的涨跌,去年有超过 30 支国内的公募基金买入了长城汽车,其股价自然水涨船高。
问题来了,如何让公募基金买入该股票?二级市场一般是这样运作的:卖方(券商研究所)的研究员研究上市公司,向买方的研究员或者基金经理推荐股票,买方(如公募基金)研究员或基金经理根据卖方信息和个人思考完成判断后,决定交易策略,由交易员交易,买方买的越多,股价涨的越多。
卖方的研究员对行业和企业的理解相对较深,买方的研究员和基金经理由于要覆盖 30-50 支股票,对行业和企业的理解相对欠缺。刚才提到,市值管理一是业绩,二是股价,所以对车企来说,在保证业绩的前提下,忽悠住券商研究员,便成功了一半,忽悠住买方研究员和基金经理,便大功告成。
在老李看来,股市和职场是一样的逻辑:在企业里,员工会做事是基础,学会做人才能得到领导赏识;在股市,公司业绩是基础,学会讲故事,才能得到二级市场青睐。
资本市场喜欢什么样的车企?
在上文中,老李提到了市值的传导方式:车企→二级卖方→二级买方→股价。
在这个链条中,二级买方和卖方与车企的利益是一致的:买方和卖方希望汽车行业始终保持较高的热度,这样双方能获得较大的投资收益和派点;汽车企业也希望行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拿到更多的业绩。
看懂了市值传导方式,就能明白,真正能左右车企股价的是车企自己,老李引用二级市场知名策略分析师荀玉根的一段话来描述:
车企就如同日本的杜鹃,杜鹃不鸣,怎么办?织田信长说,我可以让它叫。这是一种坐庄模式,认为自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控制市场,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丰臣秀吉说,我诱导它叫,这是忽悠模式,认为自己可以诱导市场,这种模式也过去了。最后是德川家康说的,我等待它叫,这就是我们的选择,只要是健康的杜鹃鸟,一定会叫的。
过去分析师们是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的做法,现在研究员都是德川家康的做法,研究员们希望车企自己讲好故事,他们作为传递者和放大器,影响买方,进而提升股价,但多数车企 get 不到卖方研究员们的想法。
通俗一点讲就是,只有车企自己想发声、会发声,研究员们才能发现大家,帮助大家。现在大多数汽车企业的问题是空有业绩,想发声却不会发声。老李举个最近的例子,某国有汽车企业想发声拉估值,却不会发声,其策略是这样的:
选择打电池擦边球的技术作为突破口,在做电池技术 PR 活动之前,请财经媒体帮助发稿,期望能让二级市场看到,进而带动股价提升。
这不是一个聪明的办法,老李一直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基金经理更聪明,毕竟清北复交是最低入行门槛,不少基金经理早就看穿了该企业的想法,进而顺手牵羊。基金经理的思考逻辑是这样的:
从大方向上,他们不看好这个电池新技术概念,更不认为短期内会大规模量产,所以并不是广阔的赛道,既然企业大力宣传,次日必有散户进来,基金经理们就将计就计,借机做短线,当时挂单拉停,次日卖出,小赚一笔,这家企业的股价也不能实现阶段性上涨。
在讲故事上,长城就比较聪明,魏老板一直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但是现在也学会了营销。长城比较会发声,基本面是发声的基础,在 2020 年,长城汽车的业绩慢慢复苏,故事也随之而来,二级市场坚信大单品和新四化是有前景的。
长城敏锐的抓住了这个大前提,先是宣传哈弗 H6 的大单品概念,而后新四化营销齐头并进:电动化上宣传蜂巢能源和氢燃料电池,智能化上宣传毫末智行和仙豆智能,网联化上宣传数字化中心,资本市场认为这是完美的,是好赛道上的好公司,许多券商研究员到处推长城,很多买方也走火入魔。
二级市场的估值不代表企业的真实价值,一般来说,没有业绩支撑的股价只是泡沫,说破就破,且泡沫越大,破灭越烈,比如一些庄股,像前段时间仁东控股。对有业绩支持股价并不是泡沫,资本市场里本来就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被炒高的股价也会缓慢跌落,回到一个相对合理的估值水平,但总的趋势一定是上扬的。
车企如何做市值管理?
车企做市值管理是一个新课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在近两年资本为王的时代,抱团股为王的时代,不少上市公司专门建立了市值管理团队,帮助企业出谋划策提升股价,老李一些朋友也参与其中,有到环保行业的,有到制造行业的,也有到科技行业的,老李经常找他们取经,在此和大家分享下车企做市值管理的一些共识。
第一, 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一定是高层基于价值自上而下开展的。
市值管理首先要基于时间维度,不是在短期内实现从 0 到 1,而是要做时间的朋友,至少布局半年以上。在周期内,企业高层要从价值和营销两个方面布局,价值对应的是业绩,营销对应的是股价。
在价值方面,高层要形成市值管理的全框架思维体系,从内部经营、公司治理、投资并购、产业布局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实现价值,对后续市值管理的实际操作形成系统性的指导,在价值上建立公司的全局性业务,在营销上建立核心的团队。
第二,核心团队要深度理解市值管理的实现手段。
高层是市值管理的掌舵人,带队冲锋的则是投资者关系部和公关传播部,投资者关系部主要负责打点买方和卖方的关系,公关传播负责包装和传播,让买方和卖方听得懂,看的上。
这个组织关系看起来简单,运作起来很难,要让二级市场看到,不管是公司管理层、投资者关系还是公关传播,都必须遵循一条主线:深刻理解行业,深刻理解公司。现实往往是,管理层能做到深刻理解,但投资者关系和公关传播做不到深刻理解行业,做不到深刻理解公司,也就无从实现通过行业和公司的包装,忽悠二级市场研究员。
这听起来很虚很空,实际上市值管理和销量管理异曲同工,老李在此用一个落地的例子给大家讲一讲,假如老李是某家国内汽车企业的 CEO,大概会通过这样的办法来落地上面两个共识,进而拉动股价。
首先要设定市值管理目标。目标不是拍脑袋,而是由企业的市值管理团队结合当年内外部金融市场环境设定目标,提交到高层,有点类似于车企的销售公司每年制定销量目标提交到高层,在二级市场和汽车赛道外部环境好的时候要乘势而上,在外部环境差的时候蛰伏不掉队。
制定明确的市值管理战略。车企是有销量管理的策略,比如年度销量策略及营销策略,但一般没有年度市值管理及营销策略,因为一般的公关公司制定不了。一般来说,短期的市值管理可以通过资本手段解决,比如回购、增持、提高现金分红比例等方式增强市场信心和投资者持股稳定性;对于中长期市值管理要从公司总体战略入手,在保持现有业绩基础上,抢夺新赛道,要让市场看到,其不仅是汽车公司,也是智能电动车公司,更是能源公司和科技公司。
很多车企提出要向科技公司转型,但资本市场不买账,主要原因是资本不相信车企拥有科技公司的实力,打动资本最好的办法是开放性战略合作和合资,比如小康股份之所以暴涨,是因为一些研究员认为,华为进入小康后,小康股份将变成一家汽车科技公司,在研究员们看来,资本合作远比战略合作要更接地气。
主动传递公司价值。公司的市值管理战略要传递到市场,此处的市场主要指二级市场。目前汽车企业在传递价值这块做的不好,不会和二级市场打交道。一些车企试图通过投垂媒的方式投放财经媒体,进而在二级市场发声,坦率地说,这不是一种好的传递方法。
老李身边的研究员朋友很少关注财经媒体发出的汽车产业新闻,因为大家都知道财经媒体不专业,也很好理解,一个优秀的金融毕业生,首选一定是买方卖方,不会去做财经媒体。实际上,大家最关注的还是产业媒体和产业专家,通过这两个渠道往往能获取更直观的效果,产业媒体是指行业里专业的评论释放的核心信息,产业专家是指研究员通过付费渠道源源不断获取公司信息,车企可以借助这两个途径开放。
聚焦公司财务细节。上边提到的管理方法是自上而下从宏观层面对公司产业方向、资本运作等大的角度做了顶层设计,但在落地研究过程中,投资者会关注到公司风险事项和生产经营等细节信息和数据,所以公司管理者要协调财务部门在市值管理的过程中重点提高对公司治理和经营质量的提升,并及时与市场沟通。
回顾过去的两年,长城汽车在二级市场如鱼得水,吉利、广汽等企业虽有涨幅却不及预期。纵观国内的车企高层,市值管理能力比较强的几个人是李斌、何小鹏、王传福和魏建军。
总的来说,业绩是市值管理的基础,如何把业绩包装出来,是一门艺术,前些年,车企谁能抓住 To C(customer- 用户)的营销,谁就能在销量和声量上有所建树,同样,车企抓住 To C(capital- 资本)的营销,才能在二级市场有所成就。
沈阳明美现代供应链有限公司(明美金融)是辽宁首家民营独资投资金融机构。凭借率先采用国际最佳实践以及深厚的专业知识,我们完成了众多开创先河的交易,并深度参与辽宁经济改革和发展,与客户共同成长。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家具有中国影响力的沈阳金融机构。
自1995年成立以来,明美金融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金融增值服务,建立了以研究为基础,投资银行、股票业务、固定收益、财富管理和投资管理全方位发展的业务结构。凭借深厚的经济、行业、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和优质的客户服务,明美金融在海内外媒体评选中屡获殊荣。
明美金融总部设在沈阳,在境内设有多家子公司,在上海、深圳、厦门、成都等地设有分公司,在中国大陆28个省、直辖市拥有200多个营业网点。公司亦积极开拓境外市场,在香港、纽约、新加坡、伦敦、旧金山、法兰克福等国际金融中心设有分支机构。凭借广泛的业务网络及杰出的跨境能力,明美金融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秉承“植根中国,融通世界”的理念,通过境内外业务的无缝对接,明美金融将持续为客户提供一流的金融服务,协助客户实现其战略发展目标。